【健康科普】核磁共振检查有没有辐射?
当下
磁共振检查已经成为一种
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
但不少患者仍对该检查不了解
担心有“核”辐射
谈“核”色变。
核磁共振是什么检查?
有没有辐射伤害?
对于核磁共振的疑问和误解有不少
医学影像科医生告诉你答案!

(核磁共振成像原理)
磁共振全称为磁共振成像,就是人们经常听到的核磁共振,英文名称为 MRI(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)。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非损伤性成像新技术,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影像诊断。
● “核”指的是原子核,目前MRI主要采用的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氢原子核;并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核辐射、核武器。
● “磁”指的是磁化,是在强磁场的作用下使氢原子核磁化;所以人体内有带磁性的金属制品的是慎做或禁做MRI检查的。
● “共振”指的是在一束无线电波即射频脉冲的作用下,使氢原子核吸收射频脉冲的能量,从低能级上升到高能级。共振后,撤掉射频脉冲,氢原子核从高能级恢复到低能级,向外释放能量,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的就是这个能量,再用这个能量进行图像重建。

创建时间:2024-06-03
넶浏览量:0
2024-11-26
2024-07-24
2024-06-17
2024-05-27
2024-05-27
2024-05-15
2024-05-01
2024-05-01
2024-04-18
2024-04-07
2024-04-07
2023-04-24
2022-02-15
2022-02-14
2022-02-14
2022-02-14
2022-02-14
2022-02-14
友情链接
合作网站
公众号
视频号
客服
了解这些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