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液后手背青一块紫一块的,究竟是为什么呢?

输液后手背青一块紫一块的,究竟是为什么呢?

 

 

主要原因

 
 
 

 

01

按压位置不正确:拔针后没有正确按压穿刺部位,特别是家长指导儿童自行按压敷贴时,会只按压皮肤针眼而忽视了静脉出血点,会导致血液渗漏到皮下组织,形成青紫。

02

按压时间过短: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时,看到表面不出血就停止按压了,实际上,皮下血管上的针眼可能仍在出血。

03

按压力度不对:力度过小时起不到按压止血的效果,也容易引起皮下出血或淤血的发生。按压力度过重时,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而产生淤血,造成青紫一片。

04

按压时转圈揉动:拔针后出血点未完全凝固,揉动时对出血点的压迫时重时轻,导致出血点按压不到位,造成皮下出血。

05

血管损伤:穿刺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也可能导致皮下出血,进而形成青紫。

06

输液速度过快: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局部血管压力增大,从而引起皮下出血。

 

 

处理方法

 
 
 
 

出现青紫后处理方法如下:

1.冷敷:在穿刺后24小时内,可以使用冷开水毛巾湿敷穿刺点周围肿胀处,每3~5分钟更换一次冷毛巾,共做30分钟。这有助于止血和减轻肿胀。

2. 热敷:在冷敷24小时后,可以进行热敷以促进淤血吸收。热敷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并加速炎症消退。

3. 药物治疗:可以使用喜辽妥等药物涂抹在穿刺部位,以促进炎症吸收并减轻疼痛。

4. 硫酸镁湿敷:取50%硫酸镁溶液,加热水后用纱布或毛巾浸湿敷在淤青处,可以有效减轻淤血。

避免出现穿刺后青紫的方法:
1、避免揉按:

拔针后应避免揉按穿刺部位,以免加重局部淤血。

2、按压力度合适:

按压压力以指尖按压变苍白为宜。按压力度适中。

3、按压时间充足:

时间要足够长(一般3~5分钟),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延长至10分钟。必须持续按压、用力均匀,不能按一下看一下,这样容易造成淤青。

4、按压范围正确:

沿着血管穿刺点纵向按压,范围是 1cm-3cm,上超过皮肤针眼近心端 1cm-2cm,下盖过皮肤针眼按压与血管方向一致,这样既可以按压皮肤上的针眼又可以压迫血管上的针眼,同时将已经流出血管积在皮肤下的血液尽可能排到皮肤以外,按压面积大,减轻了患者的痛苦,减少了淤青出现的可能性。

5、2h内勿负重、勿湿水。

因止血后血管壁修复需一定时间,若用力可使针眼再通,湿水可使针眼感染。

 

 

END
 

 

 
 
国有二级综合医院
 
 

 

 

来源:十一病区
 
发布:行政人事部

 

 

首页面    健康讲堂    健康科普    输液后手背青一块紫一块的,究竟是为什么呢?
创建时间:2024-11-26
浏览量:0